摇滚青年必看!十大最佳摇滚电影(小众榜)

  作为一个热爱摇滚也热爱电影的真·文艺青年,我打算分两部分来推荐我这些年看过的,我觉得最好的摇滚电影。本文基本上没有剧透,可放心观看。

  这里的摇滚电影必须是建立在摇滚乐基础上的电影,也就是说,有些电影虽然在配乐中大量采用摇滚乐,有时候也被归类为“摇滚电影”,但不可能会出现在我的榜单里,比方《猜火车》什么的。

  在上期我们推荐了大众榜,在大众榜上的电影即使不考虑音乐元素本身,也是很有趣的剧情片或者纪录片,能够说是老少咸宜的入门“摇滚电影”。

  而这期的小众榜,会相对来说比较硬核一点,其中的某些电影对于对摇滚乐不太熟悉的朋友来说,可能观影乐趣就会大打折扣了;而有些摇滚乐迷才懂的梗,更是专为资深人群量身定做的。

  这大概是摇滚史上最传奇的一对情侣的故事,随着两人先后英年早逝,最终故事的真相也就永远留在了切尔西饭店100号房。

  性手工具乐队贝斯手希德·维瑟斯在朋克摇滚历史中的传奇地位不用多说,这一部优秀的电影的演员Gary Oldman从外形到演技也都无可挑剔;不过演南希的女演员明显太健康了,这点会让人有点出戏,很难想象她是一个资深骨肉皮和瘾君子。

  新裤子有首歌叫《你还记得那个电影演员吗》,几乎公认为是纪念贾宏声的歌——但乐队自己却否认这首歌跟那个90年代红极一时,迷恋摇滚乐,却因为走歪路和精神疾病最终陨落的电影明星有联系。

  《昨天》是贾宏声的自传片,记录了他癫狂、偏执和歇斯底里的那些日子,也记录了他对摇滚乐的爱,他甚至想象自己是列侬的儿子。虽然《昨天》和摇滚乐的联系看起来并没那么深,但它依然是一部摇滚青年必看的电影。

  不过,如果你不喜欢摇滚乐的话,或者你只是一个“正常人”,那它就只是一部有点尴尬的闷片。

  CBGB是70年代开在纽约的一家俱乐部,全名是乡村兰草布鲁斯俱乐部(Country Bluegrass Blues)——是的,你没有看错。

  但与麦克斯的堪萨斯城两家俱乐部一起,这两家俱乐部共同撑起了轰轰烈烈的国外原型朋克、朋克、新浪潮的时代。

  《朋克地下城》的故事情节没太多反转和惊喜,对于大众观众来说可能并没有太多的观影乐趣,但对于摇滚乐迷来说,当一个又一个传奇的名字忽然出现在电影荧幕上的时候,你就只能不停“”到电影结尾了。

  90年代早期,中国摇滚曾经经历过一段爆发期(不是爆发),突然之间大红大紫的乐队,突然之间涌入的资本,让这一段时期的中国摇滚好像成了“钱多人傻速来”的蓝海,而《96摇滚指南》就是对当年乱象的一种辛辣的讽刺。

  这部片子就是每次都会在你误以为“原来这一部优秀的电影是拍这个”的时刻,突然之间导演给你来一个托马斯回旋转折,然后变成另外一种莫名其妙的东西,让你忍不住想,你跟导演到底谁比较不正常。

  但是在“伤了又伤,从地狱逆袭”的故事之外,这一部优秀的电影里关于摇滚乐的彩蛋简直多到令人咂舌,例如乐器店里卖人手的那段,简直了,这是多少学过吉他的人都做过的梦:

  关于科特·柯本的电影太多了,但是,其中大部分都免不了拍的是那个大众印象中的摇滚图腾“柯本”,只是程度不同罢了。

  唯有《最后的日子》这一部优秀的电影,拍出了那个活生生有血有肉的凡人柯本,在他生命的最后时刻,他陷入迷茫的漩涡里,做着一些零零碎碎的琐事,大部分时候面无表情,连动作都是迟缓而机械的。

  而甚至,你几乎都在这一部优秀的电影里听不到涅槃的歌,反而是电影原创的一个小曲子《Death To Birth》,简直像是从柯本的某盘demo里偷录出来的,以至于无数人跟我一样,看完电影以后第一时间想去搜这首歌,才发现竟然是原创曲目。

  记得当年看这个电影的时候,我还是一个不折不扣的金属党,但饶是如此,Anvil这名字对我来说依然是陌生的——而他们却曾经跟蝎子、邦乔维同台演出,是那个时代当之无愧的金属英雄;他们的《Metal On Metal》那张专辑甚至奠定了重金属这种曲风的某些根基。

  然而几十年以后,曾经的金属英雄们在儿童配餐中心工作,只是他们从来就没放弃心中的那个金属精神。

  于是这一部优秀的电影主要记录了两件事,第一是他们克服了无数困难,终于得以去欧洲进行了一次大型巡演,却一毛钱都没挣到;第二是主唱到处借钱,最后从自己并不宽裕的姐姐那里借到了一万英镑,然后录了他们的第13张专辑,但甚至没有一个唱片公司愿意给他们发行。

  这一部优秀的电影会让每个玩乐队的朋友看到以后忍不住眼睛发酸,也注定会成为每个金属乐迷的铁汉柔情时刻。

  这部电影简单来说就有点像是把大卫·鲍伊和伊基·波普两个人的故事糅合在一起了,但对于大众来说,一个妖艳、前卫、疯狂的双性恋摇滚明星已经够癫狂的。虽然电影剧本设计成从一个记者挖掘一个摇滚明星被“暗杀”的故事,突出了悬念感,而不是人物的冲击感,但依然,它对大众来说还是过于重口味了。

  关于这部电影最有趣的幕后故事莫过于,电影中主角的原型之一,大卫·鲍伊本人似乎非常不爽于这种戏说……

  进入21世纪以后,互联网盗版音乐的猖獗引起了传统唱片产业的萎缩,而刚刚兴起的中国摇滚乐自然也经历了一次降维打击,最终的结果就是,中国摇滚被迫地下化,要钱没钱,要人没人。

  《后革命时代》就是诞生在这一段时期的一部纪录片,它真实地记录了地下时期的中国摇滚有多穷。

  电影中扎心的时刻数不胜数,对于看这一部优秀的电影的时候正在学校玩乐队做摇滚梦的杨子虚来说,也堪称了史上最佳劝退贴。但在那些穷困潦倒的人们身上,你还是能看到那种从骨子里对摇滚乐的热爱,不管是开心乐园门口瞎唱的二表,还是在舞台上说“摇滚乐不重要,重要的是你们自己”的舌头。

  是,我知道《迷墙》大概是最知名的摇滚电影了,但……很显然它对于大众来说也有足够的观影门槛。我真的很难想象如果你没有事先做过功课,例如听熟了平克·佛洛依德的《The Wall》双专辑,或者读过若干乐评,就能无障碍地理解这部电影的。

  但如果在专辑的基础上,那视觉化的电影就会非常有助于你更加理解专辑的主题,同时在电影里还有几首没收入原版专辑的遗珠,也属于是摇滚乐迷不得不听的曲目。

  简单来说,如果你没有听熟过《The Wall》,非常不建议直接看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