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餐丨中国大百科全书——音乐剧词条释义

  是20世纪以来最主要的通俗音乐戏剧体裁。其前身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的喜歌剧、轻歌剧(或称小歌剧)等一些比较轻松易懂的歌剧样式。此外反映时代特征,侧重歌舞表演的戏剧样式,如时事秀(Revue)和综艺秀(Vaudeville)等也被认为对早期音乐剧的形成影响重大。早期音乐剧大多采用较为简单的音乐分曲结构样式,使用对白交代和发展剧情。比正统的歌剧相比,音乐剧的音乐风格更强调通俗、生动,性格鲜明,易于被大众接受。进入20世纪后半叶,音乐剧的音乐风格慢慢的变多地接受了以摇滚乐为代表的流行音乐因素的影响。

  早期的音乐剧大多分布在在英国,这是历来就有着浓郁市民戏剧传统的国家。在18世纪初,就已经有戏剧作品表现出浓郁的市民情结,像民间小调,市民故事,都是英国戏剧创作的重要素材。最为著名的像吉尔伯特与萨利文这对黄金搭档,他们创作的大量轻歌剧都存在广泛的群众基础。而英国各大城市中的“歌厅”(music hall)也是早期流行音乐的重要温床。这些背景和环境,都为音乐剧的诞生创造了条件。

  19世纪末,在英美社会逐渐流行起来的歌舞表演日渐增多,这种艺术形式缺少戏剧性,有些甚至绝对没剧情,演出地点多为酒吧,歌厅和露天搭台。表演中既有丰富的舞蹈,也有当时的流行音乐,还常常穿插了许多杂耍和笑话,尤其受到中下阶层市民的喜欢。雏形时期较有代表性的音乐剧剧目有英国作曲家悉尼·琼斯作曲的音乐喜剧《快乐姑娘》(A Gaiety Girl,1893)和《艺妓》(The Geisha,1896)等。

  1866年于百老汇首演的《黑巫师》(The Black Crook)被认为是美国的第一部音乐剧,连演474场,开启音乐剧形态的驻场传统。比起传统的欧洲古典歌剧,早期音乐剧的表现方式轻松活跃,更容易得到普通民众的喜爱。尤其突出的是,这些戏剧样式中开始强调歌舞的娱乐表演,只要求观赏的人感受热闹的气氛,而不需要复杂的情节和深刻的戏剧内涵。演出场所也主要在剧院、歌厅、酒吧、或是露天舞台这些与普通民众更为亲近的地方。

  在百老汇早期,歌舞大王齐格飞(Florenz Ziegfeld 1867-1932)成为歌舞戏剧娱乐的代表人物,他将歌舞表演和管理体系提升到了娱乐产业的高度,并为美国音乐剧进一步区分于欧洲喜歌剧,另一方面又与一般化的娱乐歌舞表演相分离,从而成为独立的艺术样式,打下了深厚的市场基础。

  20世纪初,美国经济的加快速度进行发展,城市的急剧扩展以及迅速提高的对娱乐生活的需求,都为音乐剧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在音乐文化上,以爵士乐和乡村音乐为代表的美国早期流行音乐为音乐剧的生长发育提供了丰厚的资源。此外,文化的多元,社会的变动,以及经济发展过程中所呈现的各种矛盾和丰富的社会生态,都为音乐剧的现实主义取向奠定了基础。

  美国早期作品中,杰罗姆·克恩的《演艺船》(Show Boat,1927)是一部结构连贯、剧情感人、音乐动人的作品,其中的歌曲“老人河(Ole Man River)”流传至今,标志着美国音乐剧步入成熟的里程碑。美国作曲家格什温创作了《波吉与贝斯》(Porgy and Bess,1935),探索了以歌剧结构和形式来创作音乐剧的道路。

  20世纪40年代之前,音乐剧还没有一个统一的称谓,更多以复合名词的形式出现的,比如“音乐喜剧”的类型称为“musical comedy”,“音乐浪漫剧”的类型称为“musical romance”,“音乐闹剧”的类型称为“musical farce”,直到1940年代以后,人们化繁为简,去掉了各种各样的后缀,将音乐剧统称为“musical”,这是怎么回事“musical”作为一个形容词后来可成为名词来代表音乐剧的原因。

  美国20世纪40-50年代迎来了奠定艺术风格和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快速地发展期,被称为音乐剧的“黄金年代(Golden Age)”,其代表人物罗杰斯和哈默斯坦在此期间合作了一系列具有代表意义的音乐剧,包括高度结合了舞蹈与戏剧发展的《奥克拉荷马》(Oklahoma!,1943)以及脍炙人口的《音乐之声》(The Sound of Music,1959)。而伯恩斯坦作曲的《西区故事》(West Side Story,1957),通过丰富多彩的音乐和舞蹈、深刻的悲剧内容和强烈的社会意义,更是加深了音乐剧的内涵和表现力。音乐剧至此已经逐渐发展成为了一门融合各种舞台表现手段的综合艺术样式。

  50年代末,摇滚乐的兴起带动了欧美流行音乐的潮流。60年代末诞生的《长发》(Hair)就是受摇滚风潮影响的代表作品。作品在内容上充斥着对现实社会及越战的不满,甚至嬉皮士、吸毒者、开除的学生等角色都步入舞台。无论题材还是风格,百老汇从未出现过如此激进和反叛的作品。这部音乐剧后来遭到了所谓权威人士的反对,但因为符合时代的呼声,在纽约连演了1750场,社会影响十分普遍。而摇滚乐作为主流的流行音乐语言影响音乐剧的步伐已不可阻挡。

  摇滚乐的出现为经过了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多少已显得有些日渐保守和程式化的音乐剧注入了新的活力。此外也让音乐剧与时代思潮结合更加紧密。事实上,音乐剧之所以能与别的音乐戏剧区别开来,恰恰在于它能够迅速吸收当代流行音乐领域的最新潮流,以最富时代感的音乐语言反映出来。然而摇滚乐的兴起并没有立即为传统音乐剧带来新生,反而暂时抑制了音乐剧的发展,在新的音乐剧观众和样式尚未成长起来的时候,美国音乐剧反而表现为一个青黄不接的状况。

  正当美国音乐剧在70年代进入萧条期的时候,在英国一场新的音乐剧时代即将来临。1970年,年仅22岁的安德鲁·劳伊德·韦伯(Andrew Lloyd Webber)就与年长他四岁的词作家蒂姆·莱斯(Tim Rice)合作,写作了一部完全为摇滚音乐风格的音乐剧《耶稣基督超级明星》(Jesus Christ Superstar),该作品虽然因为涉及宗教问题而备受争议,却获得了巨大成功。接下来,韦伯创作了一系列脍炙人口的佳作,《埃维塔》(Evita,1978)、《猫》(Cats,1981)、《剧院魅影》(The Phantom of the Opera,1986)等。而法国作曲家勋伯格(Claude-Michel Sch鰊berg)作曲的音乐剧《悲惨世界》(Les Misérables,1985)和《西贡小姐》(Miss Saigon,1989)也在伦敦西区和百老汇获得巨大成功。

  在这股商业化的浪潮面前,美国音乐剧当代代表人物斯蒂芬·桑德海姆却并没有迎合英国大制作音乐剧的艺术规模和品味,而是致力于音乐剧的严肃表现意图和音乐风格探索。在音乐上,桑德汉姆更为追求音乐与戏剧的穿插交织和统一,他希望音乐成为一个整体,而不是单一的完整表现。其代表剧目如《陪伴》(Company,1970)、《小夜曲》(A Little Night Music,1973)、《太平洋序曲》(Pacific Overtures,1976)和《小红帽》(Into the Woods,1987)等,虽然没取得超额的商业利润,但在专业艺术圈中获得一致好评。

  与此同时百老汇外围的外百老汇(Off Broadway)和外外百老汇(Off Off Broadway)则成为音乐剧创作的试验田和试金石,自70年代末开始逐渐成型。例如1960年上演的《异想天开》(Fantasticks)就成为外百老汇小剧场戏剧的翘楚而连演了48年。除了不断产生小型戏剧制作之外,外百老汇的机制得以让音乐剧以较小的代价展开原创音乐剧的探索,并为百老汇源源不断地输入原创动力。

  60-70年代开始伴随着全球商业化浪潮,以英美为首的经济大国将大量音乐剧推向全世界,诞生了一大批长时间演出、拥有亿万观众、赚取巨额利润的大型音乐剧。自此音乐剧进入了大制作时代。而与艺术相对应的是科学而先进的制作管理。音乐剧制作人的作用就变得举足轻重,作为一个剧目的核心人物,制作人要对剧目策划、组织、制作、诞生、演出到运作进行全盘的规划。比如英国制作人卡麦隆·麦金托什(Cameron Mackintosh)因其在80年代制作的多部音乐剧在全世界收获了巨大影响力和商业回报。

  到了九十年代,全球化的浪潮几乎遍及每一个发达国家,英美之间的差距逐渐缩小,商业操作成为了每一个大型音乐剧诞生的前提和手段。美国迪士尼凭借其庞大的品牌管理能力和高度发达的经济实力,也开始步入音乐剧领域,占据了百老汇的极大份额,其中《美女与野兽》(Beauty and the Beast),《狮子王》(Lion King),《冰雪奇缘》(Frozen),《阿拉丁》(Aladdin)等均成为家庭音乐剧(Family musical)的代表作品。

  近年十几年来,美国依然呈现出非凡的艺术创造力,大量不知名的全新题材开始步入百老汇并获得巨大成功。以嘻哈音乐为叙事语言的《汉密尔顿》(Hamilton)、讲述人生误会的《致埃文·汉森》(Dear Evan Hansen),以及改编自《奥菲欧与尤里狄希》改编的《冥界》(Hades town)都是近年来的佳作。

  英美之外,非英语国家自70年代纷纷投入音乐剧创作。维也纳以其突出的市民歌剧传统率先成为了德语音乐剧的重镇,斯特维斯特·里维和迈克尔·昆策创作的《伊丽莎白》(Elisabeth,1992)、《莫扎特》(Mozart,1999)、《蝴蝶梦》(Rebecca,2006)等德语音乐剧也开始风靡世界,具有深刻的戏剧内涵和歌剧化的音乐剧创作风格。法国自1978年《星幻》开始走出了独特的法式写意风格,而《巴黎圣母院》(Notre Dame De Paris, 1998)、《罗密欧与朱丽叶》(Romeo & Julliet, 2001)、《摇滚莫扎特》(Rock Opera Mozart, 2009)等作品则成为了法国为数不多的音乐剧经典。俄国音乐剧在近10年来也开始在莫斯科尝试驻场演出,代表作品《安娜·卡列尼娜》、《叶甫盖尼·奥涅金》、《基督山伯爵》等表现出了不俗的成绩。

  在亚洲,特别是日本自70年代开始与西方音乐剧发展同步接轨后,以四季剧团为代表成功开启了本土化音乐剧在日本的规模化和系统化发展。大量欧美本土化音乐剧在日本演出的时长和体量甚至远超于了原产地。韩国本土化起步稍晚,但自90年代末开始发展迅猛,并形成了以大学路为代表的原创小剧场聚集群和以韩流明星为运营特点的大剧场音乐剧产业形态。但毋庸置疑,亚洲各国的音乐剧尽管也致力于原创,但并没有呈现出独特的风格与影响力,其绝大部分的市场依然被欧美音乐剧本土化和引进所占据。

  我国在80年代初开始原创音乐剧的探索,例如1984年的《芳草心》被认为是新时期第一部音乐剧,其主题歌《小草》至今仍脍炙人口。《搭错车》、《山野里的游戏》、《秧歌浪漫曲》等都是80,90年代原创音乐剧的代表作品。港台地区《雪狼湖》、《半生缘》、《天使不夜城》均反响不俗。而上海自2002年引进英文原版《悲惨世界》后持续引进世界经典音乐剧,特别是2010年上海文化广场的建成极大推动了多语种音乐剧在上海的发展新格局。近二十年来,中文版音乐剧、本土化音乐剧、原创音乐剧等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无论作品数量和市场体量均持续提升。在此过程中上海也逐渐发展成为中国音乐剧市场与运营情况的核心城市。

  纵观音乐剧的百年发展史,音乐剧既吸收了当代流行音乐元素,结合时代特征的表演手段,也迎合了世界经济、文化的大潮流,这使其在20世纪得以迅速发展。能预见,音乐剧这一现代音乐戏剧样式必将在21世纪进一步发扬光大。

  #打卡#音乐剧形式太广泛了,又有深厚的文化基础,好看的音乐剧太多了,这个课程棒棒哒,找时间都现在网络上看下。

  #打卡#音乐剧从轻歌剧喜歌剧发展而来,早期采用简单的分区式结构,风格通俗,生动。早期集中于英国,后美国歌舞大王齐格飞,通过将歌舞表演提升至娱乐产业,进一步将音乐剧和歌剧,一般的歌...

  #打卡#本篇文章就是一个简写版的世界音乐剧发展史,把整个课程提纲挈领式的说了一遍。短短篇幅也能看出中国音乐剧真的任重而道远,前行不易。

  #打卡#先马后看,词条释义感觉很专业了。现在截止日补加餐打卡感觉有点痛苦,“囫囵吞枣”。。。

  #打卡#音乐剧行业发展的时间脉络梳理。还挺想去现场看一次国内的原创音乐剧的,像《半生缘》这样的作品,很期待舞台。

  #打卡#感觉这个词条就是对课程脉络的一个梳理啊。费老的课也是基本按这个顺序展开的,当然与时俱进,比如减少了对美国黄金时代音乐剧的介绍,加大对近年剧目和非英语国家音乐剧的介绍,很赞。

  #打卡#这节加餐真的挺棒的!学习专业词条,至少听得懂一些初级行话,也会对音乐剧行业更有好奇心了,而不是仅限于broadway

  #打卡#说是词条解释,其实是对百年来音乐剧历史脉络的一个梳理和解读,总结得很全面

  #打卡#在百老汇早期,歌舞大王齐格飞成为歌舞戏剧娱乐的代表人物,他将歌舞表演和管理体系提升到了娱乐产业的高度

  #打卡#看到这篇文章,我想起了大学里被名词解释支配的恐惧,哈哈哈…但是费老的这篇“名词解释”却是完整地梳理了音乐剧的发展。在课程接近尾声的时候,再看这一样的梳理,和课程之初看就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