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国家一级演员到为游戏配音沈磊并不喜欢“声优”这个说法

  国家一级演员、话剧演员、配音演员,现任上海线年佐临话剧艺术奖最佳男配角奖。

  他的外号“鸟哥”,是由于第一次配音饰演《阿拉丁》中的小鸟艾格而得名。曾配音经典角色:《仙剑奇侠传》李逍遥、《仙剑奇侠传三》徐长卿、《步步惊心》雍正、《花千骨》白子画等。

  截至目前,他已经配过上万集影视剧,包括《仙剑奇侠传》胡歌、《仙剑奇侠传三》霍建华、《步步惊心》吴奇隆、动画《秦时明月》高渐离等知名形象,松弛背后的原因,是因为他有过硬的实力作为自信的底气。

  小时候的沈磊学过许多特长,例如手风琴、小号、霹雳舞,从初中开始开始喜欢在台上表演小品和霹雳舞,属于班里的“文娱积极分子”。但是论演戏,“我是一点也不喜欢。”

  高三那年,沈磊的同学嫌他吵,就拿给沈磊一沓招生简章,说:“你看你能上什么大学”,沈磊翻着翻着,突然看到了上海戏剧学院(以下简称上戏)。“我还以为是一个唱戏的学校。”

  作曲、播音、戏曲……突然他看到了影视舞台话剧表演,接着看考试内容,一总结:唱歌舞蹈做游戏,嘿,挺好玩。于是沈磊从五千人中脱颖而出,成为了二十分之一。

  进入上戏后,上了第一个学期的课,沈磊想要退学。在班级里最大的同学大沈磊7岁,有很多是专业院团出身的演员在上戏进修,而当时的沈磊是连表演都不知道是什么的新手,只能硬着头皮和同学们一块儿上课。沈磊和无数个初学者一样,最开始表演时都抹不开面子,很束手束脚,但打破自我是每个演员的必修课。“演员要像一盆水,他放到哪个容器里他就变成什么形状,这个前提是他是没有自我的,没有羞耻心,没有自我意识,因为他要演别人,而不是演他自己。”

  最初学习表演的阶段十分艰辛,沈磊从未想过放弃,即使是和同班同学有巨大的表演经验差距,沈磊选择咬牙迎头赶上。“很用功很用功很用功,真的很用功,我其实就是笨鸟先飞。”就像摸石头过河那样,熬到了大三那年,沈磊觉得自己“好像有那么点意思了”。

  2007年,上海话剧中心全是沈磊的戏,一年演了5部戏,上午排到下午,晚上演到深夜。在大量表演经验的累积下,沈磊突然觉得自己“开窍”了。文化、知识、生活阅历、实践技巧……无数的累积才会变成“一层”,但是如果演员能够演出来那“一层”,这必然使这位演员在群体中成为出类拔萃的那一位。凭借这一年的《39级台阶》,在其中饰演了18个角色,沈磊获得第20届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配角奖。

  在除去表演话剧、影视剧的同时,沈磊在配音中不断练习台词。在大一的时候,沈磊因为勤工俭学接触到配音,1992年,迪士尼发行了红极一时的动画《阿拉丁》,为在中国发行这部影片,制片方进行试音以及挑选配音演员,沈磊从数千人中脱颖而出,得到了角色:狡猾、傲慢、多话的鹦鹉艾格,这个角色正式开启了沈磊的配音大门。

  在之后的两年中,他持续为这部动画片配音,获得了70集的报酬共6300元,这在当时是惊人的数字,而当时他每年的学杂费仅240元。“对我这样的穷学生来说,这是笔巨款,当时我只是为了钱做这份工作,并不知道它会成为我的事业。”直到1995年毕业,沈磊发现很难找到舞台工作,便继续配音来维持生计。

  大二配迪士尼《阿拉丁》中的“小鸟”艾格而入行,直到现在,年轻的演员们还是习惯叫沈磊“鸟哥”。30年,沈磊成长成为一名头部配音演员,收入远超金领,游戏配音的报价更是难以令人拒绝,他不觉得为五斗米折腰有什么不妥。“也许这个游戏我只配了一天,但是它就可以抵我演线天的收入。”沈磊仍然坚持在话剧舞台上,用其他的收入来维持他的舞台梦想。

  沈磊反对演员在每一部作品中都过度沉浸式感受角色。真情实感的投入,应该是演员在训练时使用的方法,但如果演员每部戏都掏心掏肺,这对演员本身是一种过度消耗。沈磊作为《我是特优声》的评委,教导演员要“保护好自己”,真正的好演员就是在台上设计好所有的动作,但是观众却觉得他像是在台上生活,轻松地打动观众。同时他以自身为例,作为一个“熟练工”,在保证作品质量的同时,保持一部分的抽离感来降低因过度投入而带来的伤害。当观众觉得他演的掏心掏肺、真情投入时,沈磊脑子里想的却是:“今晚夜宵吃啥呢。”当观众“一把鼻涕一把泪”的时候,他可能正在想:“明天上午得去宜家买盏小灯。”

  沈磊在线年的话剧演员,沈磊认为演员是一个只看结果的行业,谈论过程的艰辛没有意义,这一行就是谁付出的多,谁就会得到更多。如果一个演员说演这部戏多么的艰辛、多么的累,演完了以后还陷入在角色中无法自拔,那么只有两种可能:第一,入错行了;第二,宣传炒作,哗众取宠。他直言不讳道,演员是一个职业,和贴瓷砖、刷油漆、和水泥的工人没有任何区别,都是属于熟练工种,没有什么值得炫耀的东西,普通人手机贴膜可能会有很多气泡,但是外面的熟练工可以在一分钟内贴的完美无瑕,“好演员就是膜贴的好。”

  因为和导演审美不合等众多原因,沈磊近两年逐渐从演员转型做导演,舞台剧《秦时明月之夜尽天明》已经在上海完成了22场演出。现在许多IP向舞台剧转变时过多的运用多媒体技术打造三维立体的动漫效果,仿佛在做一场Cosplay大秀,忽略了舞台剧的基本故事性和完整度。而沈磊选择克制地使用舞台道具、装置,保证不会喧宾夺主,“首先是一个话剧,我要让观众体验到舞台的艺术。”以表演为主,舞美为辅,用写意的手法还原墨家机关城、竹林、石屋、镜湖等原作场景,用大量留白,观众可以拥有最大限度的想象空间。

  因沈磊在动画《秦时明月》中配音高渐离,与动画导演沈乐平相识,他在采访中透露:“最开始沈乐平老师怎么也不愿意来”,但沈乐平在现场看完以后十分激动,深夜给沈磊发了一条长消息,觉得这部话剧是一门艺术。这是因为沈磊对于舞台有着自己的艺术坚持。

  随着配音行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配音演员从幕后走到了台前,在大众心中对于配音演员印象中的要求还只是注重于音色和技巧的变幻,但在《声入人心》、《我是特优声》等节目的展示中,配音演员也需要学习表演,那么这样配音演员和真正的演员又有什么区别?沈磊认为有三个原因:

  第一个原因,现在99.99%配音演员不懂表演,很多人声称配音一定要会表演,但是学过表演的再去配音的人很少,即使有科班出身的演员选择配音行业,但也因为配音所得收入十分低廉,慢慢离开配音行业。

  第二个原因,现在的配音和以前的配音概念不同。以前的配音是影视剧的配音,50%到90%是靠演员,演员的表演加上配音演员的台词和声音,共同创造角色。那个时候对配音演员的表演的要求并不高。因为配音演员能够配到的角色,演员的表演水准一定过关,除非是给一位操着河南话的群众演员配上普通话,所以这个阶段对于配音演员的表演要求不高。

  但是现在出现了广播剧、有声书、动画、游戏等,这需要配音演员独立完成角色,需要让观众只听音频但仍然感到身临其境,这才是台词的艺术。在这种情况下,如果配音演员不懂表演,那么听众就会觉得这只是在念书。

  第三个原因,配音演员越来越受重视,纷纷走到台前。当配音演员走到台前,观众的有一部分注意力就会放在他们的表演上。许多配音演员在台上可以说是“不知所措,手脚无处安放”,即使掌握了再高超的配音技巧,观众只要一睁眼也会立刻出戏。沈磊痛批这类配音演员“德不配位”,只是为了名利所以“花团锦簇”地站到台前“搔首弄姿”,殊不知特丢人。

  现在市场上出现了许多新名词,例如“CV”、“声优”、“声音演员”,但沈磊本人并不喜欢被这么称呼,他认为这些新名词的出现是与市场营销有关。“就像紫砂壶现在出现了一种新的泥料,说明厂家要靠泥料赚钱了。”声优其实又叫声音演员,定语是声音,主语是演员。前提是演员,大众只是通过声音了解了这位演员的存在,所以才叫声优。但有的配音演员已经“走火入魔”,为了更多的名与利,对于自己的角色定位已经不是演员,而是偶像。为了顺应市场需要,许多配音工作室或者公司在招人时逐渐开始对演员形体有要求,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配音行业的变化与发展。

  当我们问他觉得自己会在话剧这条路上干多久的时候,沈磊毫不犹豫地说:“干一辈子,干不动我就去教书。”他希望能把个人内在的表演逻辑体系传授给学生。在采访的后一天,他就要前往中国国际动漫节配音大赛担任评委了,又会有无数个对配音行业抱有热爱的年轻人像沈磊配的“小鸟”那样纷至沓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