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剧《雾重庆》以抗战时期的重庆为布景,叙述了一群满怀救国抱负的北平大学生来到山城重庆,企图寻觅生计之道与报国之途。但是其时社会的实际却让他们的信仰一点点被分裂,终究,这群从前的热血青年各自走上了不同的人生道路。
这部剧情感中心聚集在林卷妤与苔莉这对性情悬殊的姐妹身上,林卷妤温婉似水却隐藏坚韧,苔莉张扬似火却难掩软弱,她们的友情既有抱负主义的朴实,又带着实际生计的无法。薛玲(话剧《雾重庆》徐曼(苔莉)扮演者)在采访中谈到“在揣摩怎么表达这个情感的过程中,我捕捉到了我和主角林卷妤之间的情感。我发现,作为一个女性,她都在力挺我,她都想要成为我的依托。”
除此之外,这部经典的五幕话剧《雾重庆》中所展示的那些关于抱负、生计与人道的出题,也引起了在场的年青观众对自我的从头审视和对未来人生的考虑。当舞台上的青年们在雾色中挣扎——有人为五斗米折了腰,有人在引诱里丢了魂,有人攥着抱负不愿松手却被实际撞得头破血流……台下的年青观众总能在某个瞬间看见自己:是为生计暂时退让的无法,是面临挑选时的摇摆不定,也是藏在心底不愿平息的那点光。
那些关于“抱负该为生计让路吗”“在窘境里守住底线有多难”的诘问,穿过八十多年的岁月,仍然戳中当下的痛点。当林卷妤的眼泪落在苔莉的手背上,当吊脚楼的灯光在轰炸声中摇晃,年青人们遽然懂了:本来每个年代的芳华,都在答复类似的问题。